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国务院令第722号)、《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2020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黔府办函〔2020〕23号)、《铜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仁市2020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铜府办发〔2020〕29号)、《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松桃苗族自治县2020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松府办发〔2020〕56号)等文件精神,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增强政府公信力、执行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圆满收官提供强有力支撑。
一、围绕中心工作加大公开力度
(一)强化经济发展信息公开力度。强化交通、水利、城市管网等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信息公开力度。推进新型城镇化信息公开,加大各类战略规划、示范工程、行动计划及其推进情况公开力度。做好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产业招商、扩大开放等方面的信息公开以公开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在政府门户网站建立政府常务会议信息公开专栏,集成公开政府常务会议信息及解读材料,确保信息公开的时效性、连续性、准确性,正确释放政策信号,有效引导社会预期。
(二)强化脱贫攻坚信息公开力度。强化“两不愁三保障”相关信息公开力度,重点强化控辍保学、医疗保障、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情况、特殊贫困人口兜底政策等工作推进和政策落实情况公开,以公开倒逼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大力公开相关产业扶持政策、项目建设、产销衔接等信息。做好易地扶贫撒迁后续扶持相关信息公开,确保搬迁群众能够享受优质的公共服务,尽快融入城镇生活。
(三)强化生态建设信息公开力度。主动公开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督办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等信息。全面公开水环境、土壤环境、固体废弃物、重金属历史遗留废渣等环境治理信息。及时公开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和环境监管等信息,强化大气污染治理信息公开;及时公开空气质量监测情况。全面及时公开生态环境监管、应急保障、环保执法、生态保护修复等信息。
(四)强化营商环境政策信息公开力度。在政府门户网站建立优化菅商环境专栏,集成公开企业开办、施工许可、财产登记、获得电力、跨境贸易、纳税、获得信贷、执行合同等方面的政策文件、服务举措和办理流程,同时加强解读回应。对政府性基金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涉企保证金以及实行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实行目录清单管理并向社会公开。深化招投标和政府采购信息公开。
(五)强化“放管服”改革信息公开力度。全面开展权责清单编制工作,公布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等信息。突出做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征地、公共文化等领域的信息公开工作;强化重点民生实事落实情况的公开,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
二、做好政务公开标准规范建设
(一)做好政务公开标准规范的修订和编制。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54号)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办发〔2020〕8号)精神,要对照国务院部门制定的26个试点领域标准指引,全面梳理细化相关领域政务公开事项。7月底前,完成相应政务公开标准规范清单修订,并在县级政府门户网站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专栏集中公开。
(二)做好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服务信息的标准化公开。8月底前,各类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依法履行公共事务管理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共企事业单位,都要参照《贵州省政务公开标准规范(试行)》,梳理编制本单位政务公开标准规范清单,依法依规、及时全面公开相关信息。乡人民政府网站要开设专门栏目,集中公开本地区和本领域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服务信息,方便公众获取。
(三)做好政策文件解读工作。按照“谁起草、谁解读”原则,新出台的政策文件要与解读方案、解读材料同步发布,解读内容应包括:文件出台背景依据、目标任务、主要内容、涉及范围、执行标准、注意事项、关键词诠释、惠民利民举措、新旧政策差异等。对出台的重要改革措施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容易引发社会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信息,如:减税降费、金融安全、食品药品、卫生健康、社会保障、教育改革等应通过在线访谈、网络问政、动漫动画、公益广告等形式,主动快速引导,积极回应,释放权威信息。
(四)做好政务公开制度体系建设。按照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要求,系统梳理和优化政务公开工作流程,建立健全本地本部门重大决策预公开、公文公开属性源头认定、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回应关切、政民互动、政务新媒体运维管理、政务公开内容保障、依申请公开、监督考核、保密审查等相关制度规范,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套编制业务流程图,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全过程公开,通过强化制度保障实现政务公开常态化和规范化。
三、持续优化政务公开平台
(一)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建立全乡人民政府系统政务新媒体备案管理系统,加强政务新媒体日常运维管理监测,内容把关等。促进各级行政机关持续提升政务新媒体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准确性和贴近性。提升政务新媒体办事服务功能,加快建设“指尖上的网上政府”,推进政务新媒体、县政府网站、贵州政务服务网及客户端等小程序互联互通,为公众提供优质便捷的办事指引和多元化办事渠道。
(二)推进政务公开专区建设。在政务服务大厅、便民服务中心等场所设立标识清楚、方便实用的政务公开专区,提供政府信息查询、信息公开申请、办事咨询答复等服务。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及时公布“零次跑腿”“一次跑腿”事项清单、办事指南、办理流程等办事服务信息,以“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标准,集成、优化、简化办事服务信息,最大限度利企便民。完善信息主动推送方式,让办事群众及时获知事前、事中、事后信息。
四、强化保障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
(一)强化组织保障。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专人专门负责政务公开工作,确保政务公开工作有机构承担、有专人负责,切实担好责任,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二)强化业务培训。要针对当前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有针对性地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参与县政府办组织的政务公开专题培训,进一步强化相关负责人的公开意识,提高政务公开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三)强化跟踪问效。落实国办发〔2019〕54号文件要求,把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情况作为评价政务公开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列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自查,并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或开展综合评估,实时对相关工作落实情况进行通报。